《海南师范大学报》
出版时间:2015-09-28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穿过大半个中国与你相遇


作者:■韩夏丽/文




▲韩夏丽参加大学生传媒节


  7月18号中午,空气湿湿的有点闷,太阳与海口的相比也显得有气无力,公交车报站永平路东川路站,下车。站在上海交通大学思源门门口,背着双肩包拉着小提箱,报道入住参加开幕式,一气呵成,我正式开始了这次短暂的求学之旅。
  中国传媒领袖大讲堂是上海交通大学远东书院以公益方式开办的面向全国新闻传播学子的特殊“暑期学校”,每年邀请中外顶级的传媒领军人物与全国各大高校新闻学子对话交流。而我参加的是第六届,讲堂邀请了50位左右专家学者,为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的300名学子讲授传媒业改革的经验与教训,帮助学子们了解传媒业界和学界的最新发展动态,深化对传媒业和新闻传播学科的认识。活动期间,还举办了“第五届新媒体与社会发展全球论坛”、“第四届中国新媒体与社会发展研究生暑期论坛”等一系列学术交流活动。
  对于一个本科生来说,业界大佬的讲座也许并不能完全吸收,可是每次都有新的收获,是来自思考方式与交际见识,还有品德精神。童兵老师,因为著有《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等新闻专业书籍,被我们私下称为“那个写教科书的男人”。在主持人向大家介绍他的时候,我也在下面默默百度,看到一长串类似“美中传媒交流研究中心理事,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的前缀时,我的内心有敬畏。可是当73岁高龄的他坚持站着给同学们上了两个多小时的课,大讲堂的QQ群里大家都在呼吁工作人员给童老师一把椅子,坐在前排的同学表示“老师年纪大了,腿都在发抖”时,有同学说“童老师每次上课都坚持要站着,不管多大年纪,不管在哪儿”。这个时候才真正理解大师之所以为大师,知识是无限崇高且应该被绝对尊重的———在他两个小时的讲座里,这是我真正学到并且最为动容的。很多老师对于我来说都曾是在课本上被仰望的名字,面对面交谈的时候,才发现这只不过是一群有信仰和情怀的普通人。洪俊波老师七次登上大讲堂的舞台,用独特新颖的视角介绍了这个新媒体时代;台湾传播学之父郑贞铭老师不讲道理只谈人生,将他的一生娓娓道来,关于时代的裹挟和个体的不屈,“与不熟悉的人分享是缘分,与熟悉的人分享是幸福”、“人生有三件事不能等待:读书、尽孝、行善”,他的人生智慧,都蕴含在这只言片语中。赵月枝老师是最接地气的学者,从乡村中来,最后回到乡村去。哈筱盈老师的美式普通话太可爱以至于演讲的时候我频频出戏,永远一袭简单干练的套装,我旁边的女生说,她是华人的骄傲。
  在上海交大呆了十天,干净舒适的研究生宿舍、有思想爱喝咖啡的上海室友、从来没有逛完过永远在迷路的交大校园、经常汹涌而来的自行车车潮、非常好吃的二食堂、以及早上起床在湖边看书的老者。我对这里的记忆,都是片段式的温馨,可能还有怀念,不过更多的,是相遇在这个夏天的庆幸。

海南师范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2763次访问,全刊已有1263969次访问